《自然之道》教学反思
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,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,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,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自然之道》教学反思,欢迎大家分享。
《自然之道》教学反思1《自然之道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(关于大自然的启示)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。这篇课文讲的是“我”和几个朋友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,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。但是出于“我们”没有听从向导的劝告,“好心”帮助了一只幼龟,结果却给成千上万只幼龟带来了灾难,使不少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。这件事告诉我们: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的习性,了解自然法则,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,才能把事情办好。
那么,如何上好这篇课文呢?下面我就围绕《自然之道》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,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,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及不足之处。
通过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之后,我觉得:
作为第一篇精读课文——《自然之道》:通过一个简单、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应遵循自然规律,避免好心办坏事,不难理解,但是透过故事的表面去挖掘、理解文章所揭示的自然之道,却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关键问题,这正是孩子们难以理解的。“自然之道”、“自然规律”,这是一自然道理,如何更好地通过文本解读,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、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思维、通过语文的方式、运用更适合儿童理解的语言呈现出来,是教 ……此处隐藏14510个字……学重点放在生字词的学习以及掌握课文主人公的情感态度变化之上,立足于教学重点,使学生们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,体会遵循自然之道的必要性。教学的难点也正是教学的重点,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描写人物情感变化的技巧,因此我通过让学生找出向导情感态度的词语的方式,让他们体会语言的魅力。
存在的问题:
1,在第一课时的讲授过程中,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把握的不准确。朗读的过程要大体经过三个阶段:由“读正确”到“读流利”,最后才是“读出感情”。而实习生在进行指导的时候,这个顺序往往把握的不正确,一开始对于学生的要求过高。而且一开始所进行的齐读课文,效果不是很明显,齐读并不适用于大篇幅的朗读。
2,在学生进行写字的过程中,没有很及时的提醒他们注意坐姿。坐姿的养成是一个持久的过程,需要不断的进行提醒,久而久之才会养成习惯,其次,握笔的姿势也是需要长久进行培养的。
3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在第二课时的上课过程中,没有注意到与学生们交流的语言问题。没能用到一些活泼、具有激情的言语来对他们进行激励。反而声音听起来有点无精打采,甚至有时候态度有些凶。并且,脸上的微笑也消失不见了,日后上课无论什么原因,笑容一定是必不可少的。
此次上课小宋实行了奖励的制度。第一次使用效果明显,大家积极回答问题,认真听课,课堂的气氛一片活跃。课程进行的十分顺利,但是,第二节课,奖励制度产生的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了。由于同学们对礼物的向往,大家都忙于举手,反而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了,课堂的秩序显得有些混乱。奖励制度的存在虽然能够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,但是反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。这需要我进一步地改善奖励制度的运行方法,努力使其优点扩大,不利因素尽量减少。让奖励制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