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伯牙绝弦》教学反思集锦15篇
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,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,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,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伯牙绝弦》教学反思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《伯牙绝弦》教学反思1《伯牙绝弦》是一篇文言文,所以拿到教材,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反复诵读。然后,我又上网搜索了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,高山流水的故事、相关音乐等。
由于小学生接触古文甚少,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自然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。我首先由音乐导入新课,初知大意,初步感悟知音深情,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有梯度的朗读活动,穿插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,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本文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内涵。因此,我把预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情感,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上。
本文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,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的《杨氏之子》,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。因此这篇文章,我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: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课外辅助资料进行学习,理解文意,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;二是引导学生理解“知音”,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——子期一死,伯牙为何摔琴?因为知音难觅,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,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。阅读补充资料“俞伯牙摔琴谢知音”的故事。
这堂课上,我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,通过诵 ……此处隐藏17011个字……一篇文言文《伯牙绝弦》,完成了本学期上公开课的任务。
要上公开课了,到底选什么课,我一直在犹豫。虽说教龄挺长的,可真不知自己适合上哪种课型。似乎哪种课都不适合,因为都上不好。考虑再三,决定挑战一下自己——上一篇文言文。本学期,刚学过《杨氏之子》,我发现学生对古文挺感兴趣的。虽然这种课上的人不多,而诵读也是我的弱项,我还是想尝试一下。内容定下来了,我就开始备课了。《伯牙绝弦》是一篇经典的文章,我主要采用诵读的形式,让学生自读自悟,力求让他们在读中理解,在读中感悟,去感受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那份千古传诵的知音之情。
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持有浓厚的兴趣,我特意在课前五分钟才将课文纸发到学生手中,我也想借此机会看看本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。我牢牢抓住“读”,让学生走进文本,走进人物的内心。在初读环节中,我发现学生大多能读通,但对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这两句的朗读很欠缺。我暗暗高兴,因为在预设中,我就是将对这两句的朗读指导作为重点教学。在范读之后,学生基本上能知道怎么读这两句话,但怎么读好却有难度,不到位。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,学生对这个故事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。看得出他们也很投入,当我补充讲钟子期去世的故事时,很多学生都听得特别认真,也有所触动。最值得欣慰的是,很多同学能当堂将这篇经典文章背诵出来。
在课后,我将这节课进行了反思。在课堂上,我和我的学生向大家呈现了一堂真实、朴实的课(扎实还不够)。当然,我们也将自身的.弱点毫不保留地展现了出来。比如,对学生的评价,我总是找不到很恰当的词语;又比如,在指导朗读方面,由于我的示范不足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。我想,如何提高自身及学生的朗读水平,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!